1950年11月29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長津湖戰場,志愿軍第20軍第58師第172團3連連長楊根思奉命堅守小高領陣地,連續打退了8次進攻。在敵人發動第9次進攻后,楊根思孤身一人堅守陣地,打光最后的一顆子彈,在面對40多個美國士兵爬上陣地的時候,他抱起炸藥包,毅然決然沖向敵群,與40多個敵人同歸于盡,用生命保住了小高嶺陣地,壯烈犧牲,時年28歲。
1952年10月19日,作為通訊員的黃繼光奉命隨隊奪取上甘嶺西側597.9高地。零號陣地上的美軍的集團火力點給志愿軍戰士造成了很大的傷亡。關鍵時候,黃繼光挺身而出,請求擔任爆破任務。在摧毀最后一個火力點時黃繼光受重傷,他忍受劇痛,艱難地爬到地堡射孔,用自己的血肉之軀堵住美軍的槍口上,以自己年輕的生命,為部隊沖鋒清掃了道路。犧牲后的黃繼光全身傷口沒有流血,血都在路上流光了。
楊根思壯舉影響了無數志愿軍戰士。林清江反擊戰,出現38個楊根思式英雄;上甘嶺戰役,更是出現了68個楊根思式英雄。英雄是可以傳承,而榜樣的影響更是深遠的。上甘嶺戰役的黃繼光更是以楊根思為榜樣,上演了“鐵胸堵槍眼”的光榮事跡。黃繼光是繼楊根思后,被授“特級英雄”的第二人。黃繼光犧牲后,從他的背包發現了三本連環畫,第一本就是《楊根思》。
作家魏巍在走上松骨峰戰場后,看到戰場慘烈的情景,看到志愿軍犧牲的場景,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文章《誰是最可愛的人》。保家衛國,無畏犧牲的志愿軍戰士當之無愧是最可愛的人。楊根思、黃繼光、邱少云、羅盛教、楊連弟、孫占元......還有那些無名英雄,為了保衛新中國犧牲了生命。他們的英雄事跡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國人。
在21世紀,日益繁榮富強的中國是否還有這樣可愛的人?
答案是:有,今日的中國依然有很多這樣的英雄。
有抗擊疫情逆行的白衣天使,有和平年代保衛國家而犧牲的邊防戰士,有為打擊犯罪而犧牲的警察,有為撲滅森林大火而獻身的消防戰士......
2020年6月,外軍公然違背與我方達成的共識,悍然越線挑釁。在前出交涉和激烈斗爭中,團長祁發寶身先士卒,身負重傷;營長陳紅軍、戰士陳祥榕突入重圍營救,奮力反擊,英勇犧牲;戰士肖思遠,突圍后義無反顧返回營救戰友,戰斗至生命最后一刻;戰士王焯冉,在渡河前出支援途中,拼力救助被沖散的戰友脫險,自己卻被淹沒在冰河之中。
有細心網友發現肖思遠和媽媽聊天截圖中發現他的微信頭像是一只軍兔。原來肖思遠用的是漫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中的兔子形象。對許多軍迷來說,這只種花家的兔子就代表了中國的形象。肖思遠一定看過種花家的兔子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奮勇殺敵的場景,看到楊根思、黃繼光等烈士英勇犧牲的場景,他一定被這些英雄受到感染。英雄是可傳承的!祁發寶、陳紅軍、陳祥榕、肖思遠和王焯冉等邊防戰士也是當之無愧的英雄,是我們心中最愛的人。
其實在我們身邊同樣不缺乏這樣的可愛的人。那些在工作崗位上默默奉獻,做出很大貢獻的人同樣是最可愛的人。
剛剛結束的Y304大修實現了安全、質量、進度、技術、成本和環境六大控制指標全面創優,創下國內CPR1000系列機組年度大修最短工期紀錄。一次成功的大修不是一個人能夠做出來的,而是所有參修的人共同努力下才能做成的!一群人,一件事,一起拼,一定贏!
在Y304大修現場,一面面黨員突擊隊的旗幟迎風飄揚。旗幟旁邊是一個個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大修人。一面旗幟下,就是一處戰場;而這些大修人就是奮斗的“戰士”。71年前,英勇的志愿軍戰士就是扛著一面面軍旗同強大的美軍戰斗,將其打敗的;71年后,一群默默奉獻的大修人又在一面面旗幟下發光發熱。這難道不是一種傳承嗎?
大國的崛起,需要英雄們用堅強的意志筑起守衛國土的“鋼鐵長城”,同樣也需要每一個平凡的我們用奮斗的點滴匯聚那奔流不息的“生命運河”。征途漫漫,唯有奮斗。英雄們是歷史長河里最為壯闊的美景,而那不懈的奮斗則是我們對英雄最好的致敬。